安博体育二次开发遇波折、配套建设推进迟缓深圳大运新城路在何方?2011年大运会的举办是深圳大运中心高光时刻,而谢幕后地标性建筑的继续运营稍显疲态,配套设施缺乏、功能相对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大运会后,相关职能单位提出,将对深圳大运中心进行二次开发,计划新增10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设施,将区域改造提升为功能复合文体中心。
龙岗区政府工作报告也在五年之间两次提到该项目,不可谓不重视。但在现实层面,大运中心运营商中途易主,项目推进的具体时间表也仍未见相关部门予以公开,各方对于完工时间亦是答复不一。有群众质疑项目推进过慢,甚至怀疑“是不是烂尾了”。
而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日前接受南都·奥一新闻记者采访时表态,到明年5月份可以全面投入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大运中心位于龙岗中心城西部,总投资约42亿元,总占地面积52.05万㎡、规划计容建筑面积29.28万㎡,包含“一场两馆”,即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是深圳举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场馆区。
然而,当2011年大运会这场全民狂欢盛宴结束后,人潮散去,由于场馆位置距离市区较远、相关商业配套缺失难以汇聚人气,深圳大运中心的运营维护成了难题,每年高达6000万元的维护成本也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事实上,大赛结束后大型体育场馆如何继续投入运营,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据悉,在每一次大型赛事举办后,主办城市的场馆运营常常陷入困境,该现象也被称为“蒙特利尔陷阱”。
据有关媒体报道,正是考虑到其他城市举办大型赛事后场馆运营的困难,深圳大运会在还未举办前,市政府就已经成立了“市属体育场馆赛后运营课题组”,研究包括大运中心在内的大型体育场馆运营和利用问题。
针对包括深圳大运中心在内的大型体育场馆运营和利用问题,深圳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南岭曾表示:“总结国内外大型体育设施运营的实践,政府投资兴建、专业公司运营已成为趋势,大运体育场馆效益的发挥要走综合发展的路子,要在大型体育设施区布局相应商业配套资源,将大型体育设施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为尽快改善这一局面,2013年龙岗区政府将大运场馆交由佳兆业集团以总运营商身份进行运营管理。2020年12月,佳兆业旗下佳兆业文体科技集团通过公开招投标,获得深圳大运中心配套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权,运营期22年。
奥一新闻记者梳理龙岗区政府近五年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大运中心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曾两度被提及,而真正引起大众关注,还是在2019年,龙岗区政府将之列入十大挂图作战重点项目。根据规划:在大运中心红线万平方米配套设施,其中包括9.5万平方米文体配套设施及0.5万平方米公交首末站,配套设施类型包括体育体验、儿童培训、文化休闲及餐饮零售等功能,目标在该年度完成前期工作,确定运营方,实现开工。
作为总运营商,佳兆业在获得大运中心配套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权后,亦表示计划将其打造成为全国的文体科技商业综合体地标。
2022年初,有媒体针对该项目施工进展情况走访大运中心,现场摆出的公告显示:深圳大运中心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已启动,北区预计2022年底投入使用,南区计划2023年年底投入使用。
奥一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5月10日,龙岗文体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开征选“大运中心一场两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ROT全过程咨询项目”服务单位的公告,其中提到:近年来,深圳大运中心承担了文体赛事演艺活动举办、市动健身等任务,为龙岗区东部中心建设贡献了力量,但运营方在运营建设中也存在品质有待提升、配套设施建设缓慢的问题,现计划重新引入一家运营商负责两个项目的改造及运营。
2022年11月10日,大运中心重启ROT项目由华润集团旗下润欣商业投资(深圳)有限公司中标,中标金额约5.72亿元。根据标的信息,项目采用ROT(改建-运营-移交)模式,由中标社会资本方成立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资、建设以及整体运营工作。另外,合作期限为自完成正向移交之日起30年,合作期限届满后项目资产无偿移交给政府方或其指定机构。政府方在合作期前10年,每年向项目公司支付最高1500万元(上限,根据实际支付金额与运营期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可行性缺口补助。
对于该项目相关情况,奥一新闻记者向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进行了咨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大运中心二次开发主要为大运中心重启ROT项目,是该局负责建设的重要民生项目。受新冠疫情及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大运中心原运营商出现资金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大运中心的持续稳定运营和高质量二次开发建设。2022年11月22日,通过公开招标选定润欣商业投资(深圳)有限公司作为大运中心新运营商,并由润粤商业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大运中心项目的实施工作。目前大运中心二次开发项目正处于加快建设期,建设进程较为顺利,暂不存在推进难点。
该负责人表示,项目建设内容按照物理界面划分为主场馆及其他区域、配套服务设施两部分:一是配套服务设施,指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新建的服务配套建筑、停车位、接驳设施、景观、广场、水体、绿化、地下空间等,规划计容建筑面积6.565万㎡;二是主场馆及其他区域,包括大运中心红线范围内已建成的,除配套服务设施以外的其他建筑物、设施、景观、广场、水体、绿化、地下空间,包括但不限于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政府另行实施的体育设施改造和品质升级工程计划改建的智能跑道。
今年年中,奥一新闻记者走访深圳大运中心时看见,体育馆和游泳馆室内、室外访客并不多,稍显冷清,最大的主体育场各入口紧闭,透过铁门可以看到跑道上有安保人员在集合培训,而铁门外多个玻璃房均处于空置状态。奥一新闻记者注意到,主体育场玻璃房曾于2021年进行招商,招商范围包括美食(轻餐饮)、生活配套、儿童游乐、健康理疗、潮玩潮物等。
奥一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商业配套项目主要位于主体育场和体育馆中间,贯穿深圳大运中心东北至西北面。目前该区域由围墙围起,湖边已盖起几处两层高建筑体。工地一侧入口门上写着“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承建大运中心重启ROT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一名安保人员介绍,工程队系今年3月份进场,“目前一期主体部分已做好,另外的预计9月份左右搞完,剩下还有装修、绿化部分估计还需要一年左右”。
针对工程进展情况,奥一新闻记者进一步联系到项目运营商润欣商业投资(深圳)有限公司,该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接手时间较短,许多东西尚未进行决策,不方便透露相关信息。“我们是去年年底才中的标,很多东西还在比较前期的阶段,呈现形式也还在商讨中,所以暂时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可以分享。”而对于项目建成时间,其表示目前还没有官方定论,但文体部分已经陆续恢复。
在初次探访半年后,10月30日,奥一新闻记者再次来到深圳大运中心走访,出大运地铁站C出口便可从外围看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围挡内排布有二层和三层高的楼体建筑,且已铺盖上绿网。
奥一新闻记者看到,该项目南区门外泥头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频繁进出,施工区域可见几辆挖土机正在进行作业,部分楼体建筑框架已搭建完成,周边堆着黄土堆且散布建筑用材,施工人员身着的不同颜色马甲上印有“动力吊装”“中经科”“华创股份”等字样。
一名自称是中建五局工作人员的保安称:“房子已经盖好了,现正在装修收尾,就差粉墙、安装水管、吊顶、消防等工作,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大概明年五一期间可完全开放。目前项目招商工作在同时进行,已经有多批客户来踩点参观。”
随后,奥一新闻记者来到该项目北区,北区较为引人注意的是占据了该区域中心位置的一处景观湖,但当前湖水较为浑浊,湖中央还布设着钢筋连接两岸。相比起南区,北区楼栋建筑装修进度较快,入口处楼体已在着手进行幕墙装修。“这里还需要两个月左右就能完工,剩下树木种植、景观湖修整、楼栋装修等工作。”一名现场施工人员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经市政府同意,由市发改委印发的《深圳市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并出台了配套的《重点任务清单》。清单对重点任务进行分解细化,梳理形成64项重点任务、257个年度事项,其中2023年完成86个、2024年完成86个、2025年完成85个。
而针对当前大运中心的配套建设问题,10月30日,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体设施规建二办相关负责人告诉奥一新闻记者:“目前该项目仍处于土建阶段,工程进度大概进行了一半多,北区建得比较快,南区慢一些,不过明年5月份肯定是可以全面投入运营了。”
你还记得当时的TA吗?12年前的一场赛事将深圳推向世界的舞台,龙岗区顺势亮出大运新城这张崭新名片。视线回到现在,褪去赛事盛事光环,大运新城从诞生至今面临诸多挑战。从更细微处着眼,深圳大运中心二次开发完工时间不明,商业配套人气不旺,是片区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交通建设推进缓慢,产业集聚度不够高、产城融合滞后,也是制约片区发展的掣肘。
从整个深圳的发展格局来看,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深圳“西强东弱”的态势非常明显。据相关统计数据,2020年,深圳西部南山、宝安、光明3个区的GDP总量为11449.86亿元,而东部龙岗、罗湖、坪山、盐田和大鹏5个区的GDP总量只有8933.32亿元,东西部发展差距巨大。
早在2006年,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深圳将目光投向位于东部的龙岗。当时大运主场馆的选址方案有两个:南山深圳湾填海区和龙岗龙城西区。如果只是办赛事、展形象,南山高楼林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可能更适合。但是考虑到深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急需有效拉动东部发展,大运中心最终花落龙岗。
2011年8月,借助大运会的东风,深圳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主场馆所在地龙岗更是迎来一次面向全球展示形象和谋求发展的机遇。
2013年7月,大运新城纳入市级重点区域版图。此后,龙岗区政府部门积极争取深圳国际大学园、港中大(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落地大运新城,以国际高端教育引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016年,深圳实施“东进战略”,规划将龙岗—坪山中心作为东部发展的主轴,该规划规模宏大,总投资达到1.4万亿,涵盖了342个项目。主要目标包括新改建14条城市轨道、10条战略通道、6条铁路及推动产业升级等等,而大运新城则处于“东进战略”的前沿。
在2018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大运新城与前海、深圳湾、香蜜湖、大空港等“城市新客厅”列为同一等级。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9年,大运新城片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9.50亿元,年平均增长74.37%。
以大运会为“起点”,大运新城为战略要地,龙岗加速融入特区一体化,深圳东进稳步推进。掌声鲜花背后,大运新城不是没有隐隐阵痛,欠缺刮骨疗伤的良方。
从2011到2020年,大运新城的定位经历了3次提升。从大运时代的“体育新城-活力新城”、后大运时代的“国际大学园,魅力新高地”,递进式发展成“东部中心核心区、深圳城市新客厅”。
论“深圳城市新客厅”发展势头,大运新城后劲不足。前海打造世界级城市新中心,深圳湾打造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打造国际交流中心,大空港建设全球最大会展中心,而大运新城则是深圳东部中心核心区。无论从现有发展水平、区域配套资源,还是从全市关注度、影响力来看,大运新城相比其他四大“城市新客厅”都略显暗淡。
从更细微处着眼,以大运新城的强项文体活动来看,深圳大运中心的发展相比同为2011年大运会场馆——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也存在不足:
商演规模相形见绌。从公开数据来看,深圳大运中心与深圳湾体育中心在大型赛事及群众赛事方面各有特色,但在商演和人气方面差距不小。
深圳大运中心目前每年的人流量在300万人次水平,仅为深圳湾体育中心的一半;在大型演唱会方面差距更明显,深圳湾体育中心承接了深圳90%以上的大型演唱会。为了弥补这一短板,今年以来,龙岗发力演唱会经济,五月天演唱会连天三天火爆全城,以此带动文旅发展,激活全区消费和人气。此外,深圳湾体育中心有2万多平方米的商业配套,可以提供专业体育类教育培训服务,以及休闲娱乐、餐饮等服务,而深圳大运中心的相关配套设施仍在建设中。
交通建设推进缓慢。例如,龙飞大道北段市政工程原为2011年大运会场馆配套道路,因征地拆迁导致推进困难,直到2019年6月才完成征地拆迁工作,2020年才打通;地铁方面,片区长期以来仅靠地铁3号线号线号线直到近期才开通。深圳地铁10号线号线未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
产城融合发展滞后。大运新城产业集聚度不够高,现有产业园区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要求,限制产城融合深度发展。
龙岗区政协委员钟玉燕表示,龙岗区上千个产业园区是保障全区现代产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但与深圳各兄弟区和大湾区其他区域相比,还存在着诸多差距和挑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龙岗区产业园的做大做强——产业园区更新机制僵化、进展缓慢;新型产业空间的设计规范滞后,无法响应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存量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滞后;民营产业园区政策支持力度弱等等。
城市形象尚未凸显。整个大运新城的建设尚处于多点开花局面,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龙岗区政协委员孟丹认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是展示龙岗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极佳窗口,但对比南山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和光明科学城便相形见绌,城市形象尚未凸显,山湖自然风光与“湾东智芯”融合度不高,城市绿道、碧道与各类慢行步道连通性弱,城市绿廊品质不高。
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举行,主会场正是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大运新城。彼时,有评论人士认为,“这对深圳来说,意义不亚于当年上海的浦东开发。”
12年后,一纸重磅文件出台,更是引起广泛关注。今年7月,深圳市发改委印发《深圳市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这是继广东省政府提出“高水平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后,深圳从市级层面进一步明确该科教城建设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根据计划,该片区将建设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支撑平台、深港科教产研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客厅”。
放大到决策层面来看,12年之间片区定位历经四次变化,从“体育新城-活力新城”到“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发展能级快速提升,高质量建设有待破局。业内人士认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面临配套设施不足、产业集聚度不高、片区运营水平需提升等问题。
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从深圳市级层面明确了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如何打破大赛后的“蒙特利尔陷阱”,补齐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短板,亟待龙岗以善谋和实干答题。
2020年,龙岗多次提及大运新城扩容,建设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2020年年底,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被写入《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初,龙岗区谋定“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划定了26.29平方公里的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相比大运新城扩容10.36平方公里。这一片区承载着引领全区发展的厚望,目标打造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核心、深港合作为特色,集国际化创新策源地与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于一体的“湾东智芯”。
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高水平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并列作为全力建设好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任务,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提升发展能级、强化协同联动、深化深港融合等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在2022年的深圳七届二次会议上,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被赋予三重定位——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和香港青年创业的重要基地,高品质湾东“新客厅”。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入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湾东智芯”为核心引擎,系统推进各大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为全市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龙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充分运用‘湾东智芯’战略规划成果,增强科技创新主引擎功能,推动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及周边片区高质量发展。”
从大运新城到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片区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春天。不仅面积扩容10.36平方公里,定位和发展能级更是大幅度提升,被赋予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厚望。
2023年7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深圳市发改委印发《深圳市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简称《三年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在未来三年将聚焦深港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发展,建设成为一个智慧、创新、活力和开放的片区,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支撑平台、深港科教产研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客厅”。
这是深圳市首次从市一级层面对如何高质量建设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案,从中分解出21项工作任务,并出台了配套的《重点任务清单》。清单对21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梳理形成67项重点任务257个年度事项。
据龙岗区重点区域署介绍,67项重点任务分为教育、科技、产业、人才及高品质空间五大类。市里和区里成立了工作专班,定期开会协调、督察督办,推动事项落地。
据了解,随着大运中心场馆、大运智慧公园、大运北国际化文创街区等配套集聚,以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加速落地,大运AI小镇、大运软件小镇、启迪协信科技园等产业载体加速集聚,片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为核心的深圳国际大学园已成为龙岗“创新智核”,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加速集聚的态势。
未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将有助于推动片区积极融入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成为湾区东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与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排头兵,将逐步构建以“湾东智芯”等为核心空间载体和创新引擎,推进龙岗产业升级、空间更新、生态治理,进而实现龙岗区经济社会的创新高质量发展。
相关专家学者表示,该计划是推动深港“四链融合”的重要指引性文件。如能完成,深圳将形成“源头创新(光明科学城)-融合创新(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制度创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开放创新(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整体创新格局。
从2011年到2023年,大运片区定位不断提升,承载着龙岗区的发展之梦。复盘十二年来片区发展的点点滴滴,有亮点,亦有瑕疵;有阔步前行,亦有踯躅徘徊。
本次《三年计划》的发布,能否推动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迈上快车道,激活“湾东智芯”核心引擎作用,扛起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发展的大旗?期待龙岗站在更高的起点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立足湾区腹地,聚焦深港合作,服务国家战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该如何跳好“湾区之舞”,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奥一新闻记者梳理近年来多位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发展汇聚智慧和力量。
今年以来,龙岗、香港双方互访频密,龙岗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机遇,谋划依托港中大(深圳)等平台,高水平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认为,《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对深圳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社会发展的全面建设、高端人才的引培将发挥重要作用;对龙岗区的产业升级、差异化创新发展、城市更新迭代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将极大推动深港合作和国际化交流融合发展。
作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重要的核心引擎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发挥自身发展优势,联合香港中文大学等国际优势资源,全面支持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高水平建设。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认为,《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将会加速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集聚,国际科创人才梯队的完善,以之为引擎,促进龙岗乃至深圳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认为,新时期的深港合作是全域、全要素的合作,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在拓展全域深港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填补了深圳东部,乃至大湾区东部深港合作的空白。
此外,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聚焦深港科教合作,也符合深圳所长、香港所需、湾区所向,尤其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具备策源深港全要素合作的能力与条件。
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决定了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必须在高校建设、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三个方面共同发力,用实力和影响力筑牢科研高地。
“科教城”与“大学城”相比,更注重产城融合与产教融合。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常务会长王理宗分析,建立科教城一方面是对科学理论的深度探索;其次是更好地加强基础研究。而深圳建立科教城,也正是为了弥补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短板,同时也能把基础研究转化成技术,再转化成产业。
王理宗认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在建设当中,第一要凸显中国特色、深圳特色;第二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可以参考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科教城建设当中的优点;第三要突出深圳与国内产业相适应的一些领域,尤其在航天航空、集成电路、半导体等短板领域。只有通过科研,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弥补我国在基础研究中的一些短板,从而加快提升供应链、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价值链和创新链的能力。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也针对大运港深国际科教城的高校+产业模式提出了意见。樊建平认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里,还应该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能让研究的成果和人才源源不断地向产业链渗透。
“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将成为深圳龙岗区吸引国际化创新流、产业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载体入口。”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东部区域(龙岗、坪山、大鹏)管理中心总经理冯艳虹建议。“从政策创新、集聚发展、共建载体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大运深港科数城建设”。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副院长魏建漳认为,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为代表的“龙岗创新”,已进入深圳创新体系顶层设计的第一梯队。龙岗的“湾东智芯”不再仅仅是龙岗的“智核”,更是成为深港合作的前沿阵地和试验区平台、全市国际化创新生态建设的先锋。
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光明科学城为“源头创新”、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为“融合创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制度创新”的创新格局,市级层面推动的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将进一步补足深圳“开放创新”功能,为全市完善“源头创新—融合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新格局贡献力量,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贡献龙岗力量。
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香港青年创业的重要基地和深港科教产研深度合作区,需要充分调动科研、创业和产业等方面,加快实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孵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科技创新全生态链,释放大湾区发展引擎动力。
在深圳东部地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区位得天独厚,禀赋资源丰富,具备打造湾东“城市新客厅”的条件。
“硬连通”方面,口岸是深港联系的纽带。当前,龙岗连接深港合作片区的通道正在打通。地铁14号线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运片区与河套地区的时空距离;正在建设的东部过境高速直通莲塘口岸,将成为龙岗引进香港创新要素的“大动脉”;未来10号线东延线直达福田/落马洲口岸,规划中的21号线、深惠城际线直达前海深港合作区。
深圳天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魏正波建议还要考虑大运片区未来规划建设高铁站的可能性。为此,他建议,进一步完善大运片区的交通条件,加强向南直通香港,向北联系东莞惠州、粤北和江西、湖南等方向,向东联系福建、浙江、上海,争取把大运枢纽提升成深圳全市的一级或二级铁路枢纽。
“软连接”方面,龙岗正谋划打造深港科技合作东部轴,促进深港两地源头创新和应用创新的协同合作。
2023年龙岗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今年龙岗区将全面服务深港合作大局。充分发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科技、产业、空间等优势,加快推进大运深港科技产业合作区建设。加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平台纽带作用,深化龙岗与香港在科技、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聚焦港人港企在龙岗发展实际需求,提供全方位支持,让更多香港同胞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在深港产业互补方面,龙岗有先天优势,其重点发展的半导体、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数据、生物医药等产业与香港产业发展方向一致。目前,龙岗区依托辖区数千家港资企业及香港同乡会、香港总商会、香港青联会、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积极构建合作交流平台体系。
对此,魏建漳认为,大运深港科教城在深化深港合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片区天然具有香港国际化基因,与香港联动,将构建一个国内创新市场和国际创新市场融通的战略平台,更加便利科技企业利用国内创新资源和国际创新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创意活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天生国际化”。此外,借势香港新型工业化战略,深圳企业更有条件在香港设立智能生产线,依托香港“首站服务”走向国际化。
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所处深莞惠都市圈几何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深圳市代表李学金认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通过建设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可以使深圳东部西部的科技资源发展均衡;深圳在建设自主创新高地的同时,还要在大湾区发挥核心引擎、辐射带动作用,通过这项规划,可以增强东莞、惠州等地的协同发展。
近日,深圳市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署正式启动“深港东部知识及科技走廊”发展规划招标,该项目按战略研究范围、核心规划范围两个层次开展研究。战略研究范围包含香港、深圳龙岗、坪山安博体育官方网站、盐田、大鹏等区域。本次规划以龙岗区横岗、园山、龙城3个街道为核心规划范围,面积约105.72平方公里。
这是继今年《深圳市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出台后,龙岗区再度抢抓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机遇,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的重要行动。
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同时拥有科技、教育、产业以及深港合作、国际化特色等元素,未来如何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现差异化发展,将“三重定位”转变为三重优势,跳好深港合作、深莞惠一体化发展的“湾区之舞”,值得期待。